原文: 甲申以后南都亡,鲁王监国先唐王。
钱沈两公已前死,孤臣独有滃洲张。
公心奉鲁兼和唐,丹忱耿耿惟高皇。
颁诏通使礼所有,隆准支派皆天潢。
鲁王兵败入闽境,谁其主者张名振。
唐王前死郑帅骄,饩馈惟修寓公敬。
公心奉鲁乃和郑,海上联军军势盛。
终挟郑师溯江上,一夕烽连京口镇。
上游郡县纷来归,控扼江楚横旌旗。
王师不来郑不走,孝陵云树生光辉。
岂料师熸挂帆去,江督屯兵扼归路。
孤军无继士卒散,夜走空山倦徒步。
入险出险归天台,妇子感泣父老哀。
桑榆末路思再奋,旧时部曲还归来。
桂王立滇名更正,监国去号归同姓。
郑师取台休士卒,两岛孤悬待天命。
滇中既陷蛟龙升,郑帅继死鲁亦甍。
从此孤臣更无望,痛哭天地悲山陵。
散军归去居悬岙,海上寒潮共悲啸。
昔为崖山今首阳,古今忠义同凭吊。
夜深故校潜缚公,从容就义全孤忠。
门生参军及舟子,感君忠义皆相从。
遗诗自爱青山色,思葬于坟岳坟侧。
可怜遭际视两公,凭藉无资心更恻。
沈公完节金陵城,归骨无地悲同盟。
钱公有墓在黄蘖,三忠海上垂其名。
我寻公墓南屏下,朱鸟招魂泪盈把。
长松风卷怒涛来,仿佛云旗与风马。
陈文述(1771~1843)是清代文学家和官员。他的初名是文杰,字谱香,又有字隽甫、云伯、英白等。后来改名为文述,别号有元龙、退庵、云伯,又被称为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他出生在钱塘(今浙江杭州)。
陈文述在嘉庆时期考中举人,并担任过昭文、全椒等知县的官职。他的诗才受到了吴梅村、钱牧斋等人的赞赏,被认为是博雅绮丽的诗人。他与杨芳灿在京师享有盛名,被称为“杨陈”。他的著作包括《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
关于陈文述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文献中没有提及。
黄鹤高唳仙人游,黄鹤矫翼诗人愁。
一楼终古江水上,不宜销夏宜延秋。
秋江浩浩秋水白,秋风飒飒秋雨碧。
崔郎去后谪仙来,千一百年几词客。
饯秋如饯客,延秋如延宾。
楼头独立者谁子,应是昔年骑鹤之仙人。
四壁诗,红袖拂,一尊酒,青衫湿。
秋在仙人铁笛中,吹起楼头旧明月。
峡云缥缈秋色来,湘树萧槭秋声哀。
楼下凉波泛遥夕,犹是江城五月梅。
人在高楼秋在野,鹤去不知何处也。
掉头去赋凤凰台,楼中我是悲秋者。
皇底其治,钦哉惟刑。
在疑而宥,罔察为明。
爱怒弗肆,孰为重轻。
毋一弗辜,惟典之平。
前世理官,倚法以刻。
匪彼为仇,盖曰任职。
今之蔽狱,务正其辟。
鉴于前人,繄我仁德。
皇德在仁,寖而成风。
公侯卿士,靡不率从。
麛卵萌生,咸保厥终。
不鄙不夭,乐哉融融。
万顷太湖上,朝暮浸寒光。吴王去后,台榭千古锁悲凉。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僵。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
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绿水,掩映似潇湘。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