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追忆唯庵真可人,诗成咳唾笔如神。使登是阁一快扫,当有银钩铁画新。
陈知柔(?—1184)是宋朝泉州永春人,字体仁,号休斋,又称弱翁。他在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台州判官,之后历任循州知州和贺州知州。他与秦桧的儿子秦熺同时考中进士,秦桧是当时的权臣,许多人都以攀附他来谋求官职和地位,但陈知柔独自不愿意阿谀奉承。他辞去官职后回家,主管冲祐观。他的著作有《易本旨》、《春秋义例》、《易大传》、《易图》、《诗声谱》、《论语后传》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暂时无法确定。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千载高风馀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⑴。
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已无俗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同上书卷六)。
烟萝穿几重,柴车倦驱驾。忽寻钟磬音,山腰得僧舍。主僧闻我来,曳杖出相迓。揖我坐虚阁,登临欠台榭。老屋数椽余,风物自闲暇。古木出云杪,遥岑来竹罅。下临一泓水,涵光冷相射。但能了此生,未遽惭大厦。我本山中人,偶失学圃稼。为米聊复留,两同僧过夏。得舟家可浮,遇竹宅便借。是处皆南山,何必东篱下。悠悠去忘归,宁畏长官骂。松月苦留客,徘徊度清夜。明朝过桃溪,溪女莫相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