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洪景伯通判清閟堂》原文赏析

  • hóng
    jǐng
    tōng
    pàn
    qīng
    táng
  • [
    sòng
    dài
    ]
    chén
    zhī
    róu
  • bié
    chéng
    qīng
    míng
    mǎn
    shì
    jiān
    què
    lái
    táng
    xià
    zhí
    tán
    luán
  • bài
    rén
    qiě
    jūn
    tóng
    suì
    hán
  • yuè
    bàn
    tíng
    jīn
    yǐng
    suì
    qiū
    fēng
    zhěn
    shēng
    cán
  • yàn
    xíng
    tuì
    退
    líng
    zhaī
    jìng
    xiǎng
    jiàn
    weī
    guàn
    lán
    tóng
    shàng
    shū
    juàn
    liù

原文: 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
已无俗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
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
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同上书卷六)。



陈知柔

陈知柔(?—1184)是宋朝泉州永春人,字体仁,号休斋,又称弱翁。他在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考中进士,后被任命为台州判官,之后历任循州知州和贺州知州。他与秦桧的儿子秦熺同时考中进士,秦桧是当时的权臣,许多人都以攀附他来谋求官职和地位,但陈知柔独自不愿意阿谀奉承。他辞去官职后回家,主管冲祐观。他的著作有《易本旨》、《春秋义例》、《易大传》、《易图》、《诗声谱》、《论语后传》等。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暂时无法确定。

猜您喜欢

天台游山

宋代 陈知柔

烟萝穿几重,柴车倦驱驾。
忽寻钟磬音,山腰得僧舍。
主僧闻我来,曳杖出相迓。
揖我坐虚阁,登临欠台榭。
老屋数椽余,风物自闲暇。
古木出云杪,遥岑来竹罅。
下临一泓水,涵光冷相射。
但能了此生,未遽惭大厦。
我本山中人,偶失学圃稼。
为米聊复留,两同僧过夏。
得舟家可浮,遇竹宅便借。
是处皆南山,何必东篱下。
悠悠去忘归,宁畏长官骂。
松月苦留客,徘徊度清夜。
明朝过桃溪,溪女莫相诧。

莲花峰

宋代 陈知柔

多病登台今古情,菊花摇荡午凉生。
山前木落石岩出,海上潮来秋渚平。
野兴已随芳草还,归鞭更傍落霞明。
愧无十丈开花句,独卧禅房心自清。

题洪景伯通判清閟堂

宋代 陈知柔

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
已无欲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
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
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