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桂华夕敛,凉月半玦,低映闲馆。
银烛烧短,欲眠又起,蛜蝛堕风幔。
玉蜍注满。
闲试库纸,诗意清远。
双髻娇婉。
玉钗欲挂,墙东角巾岸。
满目换秋色,露柳萧疏牵翠线。
佳语月团,斜行留扇面。
且静听鞋弓,细数壶箭。
小屏相见。
只靥杏销红,鬟翠微乱。
夜如何,绣衾双展。
樊增祥(1846—1931)是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他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樊增祥是光绪进士,曾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等职务。
辛亥革命爆发后,樊增祥避居上海。袁世凯执政时,他担任官参政院参政一职。樊增祥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是同光派的重要诗人。他的诗作艳俗,因此被称为“樊美人”。此外,樊增祥还擅长写骈文。他在去世后留下了三万余首遗诗,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成为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他的作品被收录在《樊山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