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绛鹤晨严,红麟朝爇,玉楼高不胜寒。
荔香欲动,梨花方酽,凤城约略春还。
北台双马耳,隔银海、凭高试看。
汉宫卅六,飞琼弄玉,犹是在人间。
浑不似、唐家平蔡日,又雾沈蛮峤,冰合鲸川。
洛阳城里,蓬门如水,何人唤起袁安。
且斟千日酒,为桥北、梅花破颜。
夜来须记,瑶台月在群玉山。
天近蓬壶,雪明鳷鹊,电光交映千门。
白宫琼岛,丹城绛阙,跨鳌界破银云。
九街喧笑语,倩谁觅、朝天梦痕。
旧香荀令,风流未减,倾坐恋余熏。
休更说、千金争漏刻,但满城车马,逗晓连昏。
窨梅愁吐,唐花尚噤。
冱寒勒住三分。
倚阑迷倦眼,恨犹锁、西山黛颦。
望春春远,凭拈短句招坠魂。
江夕披风,天长听水,雪窗分剪淞蓝。
煮书饥废,豢仙蝉老,梦中环变犹憨。
敢随龙腹后,记曾共、行歌剑潭。
劫消诸地,红羊暂洗,挥手古城南。
归计左,春程迟载石,又龙华佳会,弥勒同龛。
不才明弃,残年多病,故人费尽邮签。
浦云青欲断,晓阴重、魂消未堪。
封诗寄与,相思只尺烟际帆。
霜雁南飞,阳乌西下,龙坡山顶秋高。
伏龙经济,雕龙著述,古来多少人豪。
无端搔首,遍莽乾坤,是禽鸣兽嗥。
满野禾黍,连村砧杵,一片朔风号。
且莫怪、英雄沦落日,尽薄游乡里,轻侮儿曹。
饱尝风雪,飙驰岁月,只怜白了颠毛。
旧游三五剩,昔年事,重提漫劳。
人生行乐,黄花榼酒双蟹螯。
碎玉遮山,飞琼迷塞,故人消息谁传。
中州路远,河南遥隔,雁来忽展华笺。
岁时云暮矣,况盼盼音书经年。
阖封又启,灯前再读,喜告我平安。
曾记否南窗同剪烛,话残更鼓,月挂西檐。
风笛洛汴,胡笳云朔,竟吹送北南天。
倦游真似梦,劝珍重勤学加餐。
何时相会,从头畅叙不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