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烟波浩淼道途修,久矣华胥托梦游。
漫笑院门持钵去,新亭何处哭神州!
林朝崧(1875-1915)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字俊堂,号痴仙。他出身于武功之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都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是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对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林朝崧的出生年份是1875年,他出生在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他的字是俊堂,号是痴仙。他的家族背景非常优秀,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都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战功的将领。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林朝崧在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为该社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栎社是一个文学团体,致力于推动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和传承。林朝崧的参与使得栎社成为了台湾文学界的重要力量。
林朝崧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这是对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的肯定。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对后来的台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林朝崧的逝世年份是1915年。他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对台湾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他的地位在台湾文学史上不可忽视。
君家卦山西,山东我乡里。
虽云一山隔,脂车数程耳。
谁能长离居,而不一相视。
南渡双溪来,仲冬风日美。
连村熟黄柑,翠鸟迎人语。
遥识通德门,书声深竹里。
闻君方示病,静求微妙理。
何可维摩室,散花无天女。
我非谪仙人,亦携金陵子。
红纷映青袍,一路看山水。
入门君大笑,忘形相尔汝。
更为吟七发,霍然病良已。
药亦不须尝,酒亦不须止。
日入共秉烛,高谈天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