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厚庵在无闷草堂迟陈、傅诸子》原文赏析

  • hòu
    ān
    zài
    mèn
    cǎo
    táng
    chí
    chén
    zhū
  • [
    qīng
    dài
    ]
    lín
    cháo
    sōng
  • leǐ
    dōng
    tián
    yǐn
    chuī
    guān
    beǐ
    zhǔ
  • shì
    rén
    jiàn
    zhī
    xiāng
    shū
    bié
    hèn
    yíng
    chūn
    shuǐ
    jiā
    chǐ
    shū
  • kōng
    jiào
    xīn
    yǒu
    yín
    wàng
    máo

原文: 把耒东田隐,垂纶北渚居。
世人宜见弃,之子岂相疏?别恨盈春水,佳期负尺书。
空教素心友,吟望倚茆庐。


相关标签:无闷

清代诗人林朝崧的照片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字俊堂,号痴仙。他出身于武功之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都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是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对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林朝崧的出生年份是1875年,他出生在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他的字是俊堂,号是痴仙。他的家族背景非常优秀,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都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战功的将领。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林朝崧在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为该社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栎社是一个文学团体,致力于推动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和传承。林朝崧的参与使得栎社成为了台湾文学界的重要力量。

林朝崧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这是对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的肯定。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对后来的台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林朝崧的逝世年份是1915年。他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对台湾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他的地位在台湾文学史上不可忽视。

猜您喜欢

无闷

宋代 晁说之

无闷吾无欲,浮沈谁使然。
命通公道日⑴,自是艳阳年⑵。
鸾凤能寥廓,鲂鳟幸弃捐。
由来食肉士,久亦忘腥膻。

闺怨无闷

宋代 程垓

天与多才,不合更与,殢柳怜花情分。
甚总为才情,恼人方寸。
早是春残花褪。
也不料、一春都成病。
自失笑,因甚腰围半减,珠泪频揾。
难省。
也怨天、也自恨。
怎免千般思忖。
倩人说与,又却不忍。
拼了一生愁闷。
又只恐、愁多无人问。
到这里,天也怜人,看他稳也不稳。

无闷

清代 蒋春霖

花外东风,吹过断桥,香到春山袖底。
甚晚径馀寒,画阑犹倚。
应是怜春欲去,看万点、飞红斜阳里。
冶游散后,深深蝴蝶,绿烟垂地。
憔悴。
更无计。
聚镜角愁痕,远山眉意。
教燕子休归,小窗须闭。
只有杨花未醒,化一缕、春痕随流水。
怕片霎、残梦溪西,又听倦莺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