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五夜咏月》原文赏析

  • shí
    èr
    yuè
    shí
    yǒng
    yuè
  • [
    qīng
    jìn
    xiàn
    dài
    chū
    ]
    lín
    cháo
    sōng
  • nián
    yǒu
    tuán
    yuán
    yuè
    shǔ
    dào
    jīn
    xiāo
    suì
    yòu
    cán
  • hèn
    qīng
    huī
    cuī
    lǎo
    zhuàn
    xīn
    cháng
    nài
    rén
    kàn
  • héng
    xié
    yǐng
    xiě
    meí
    huā
    shòu
    liàn
    yàn
    guāng
    níng
    zhú
    hán
  • tiān
    shàng
    qióng
    lóu
    chù
    shì
    gāo
    shuǐ
    diào
    lán
    gān

原文: 一年有几团圆月,数到今宵岁又残。
不恨清辉催我老,转欣长夜耐人看。
横斜影写梅花瘦,潋滟光凝竹叶寒。
天上琼楼何处是?高歌水调倚阑干。



清代诗人林朝崧的照片
林朝崧

林朝崧(1875-1915)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字俊堂,号痴仙。他出身于武功之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都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是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对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林朝崧的出生年份是1875年,他出生在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他的字是俊堂,号是痴仙。他的家族背景非常优秀,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都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战功的将领。这样的家庭背景为他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源。

林朝崧在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是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为该社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栎社是一个文学团体,致力于推动台湾地方文学的发展和传承。林朝崧的参与使得栎社成为了台湾文学界的重要力量。

林朝崧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这是对他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的肯定。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为特点,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对后来的台湾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林朝崧的逝世年份是1915年。他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对台湾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他的地位在台湾文学史上不可忽视。

猜您喜欢

答幼春 其四

清末近现代初 林朝崧

丈夫得志乘长风,画壁旗亭安足雄。
且取珊瑚归铁网,同声相应莫相攻。

哭吕厚庵秀才 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 林朝崧

灵山后会尚茫茫,撒手人间此别长。
入梦依然逢太白,招魂何处觅巫阳。
一生迹断莺花海,数首诗传翰墨场。
石子冈头篾钓落,这般结局最凄凉。

哭吕厚庵秀才 其一

清末近现代初 林朝崧

画堂不见舞莱衣,反哺平生愿竟违。
三径闲花虫语吊,一楼书籍劫灰飞。
受恩欠债从今了,入地升天何处归?
留得左家娇女在,长随寡鹄哭灵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