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书齐述怀寄守能师》原文赏析

  • qiū
    shū
    shù
    huái
    怀
    shǒu
    néng
    shī
  • [
    sòng
    dài
    ]
    shì
    zhì
    yuán
  • mén
    jiāo
    chén
    shì
    rèn
    hào
    hào
  • kōng
    zhaī
    xué
    wài
    liù
    jīng
    lún
    tǎo
  • rén
    zhì
    pín
    bìng
    shuí
    xiāng
    nǎo
  • tiān
    mìng
    weí
    bǎi
    shén
    feī
    dǎo
  • weí
    wén
    zōng
    mèng
    kaī
    tán
    chù
    zhuāng
    lǎo
  • chǎn
    yīn
    shēng
    è
    liáo
    weì
    hǎo
  • qiān
    weí
    chóu
    jué
    píng
    lán
    hán
    zǎo
  • yàn
    yǐng
    shěn
    yuǎn
    kōng
    chóng
    míng
    shuaī
    cǎo
  • weí
    zhě
    xíng
    zhèng
    dào
  • yuàn
    yáng
    jūn
    fēng
    jiāo
    chú
    sǎo

原文: 杜门无俗交,尘事任浩浩。
空斋学佛外,六经恣论讨。
仁义志不移,贫病谁相恼。
天命唯我乐,百神非吾祷。
为文宗孔孟,开谈黜庄老。
谀谄音声恶,寂寥滋味好。
褰帷愁绪绝,凭栏寒气早。
雁影沈远空,虫鸣咽衰草。
伊余何为者,力拟行正道。
愿扬君子风,浇浮一除扫。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直到去世。因此,后人称他为“孤山法师”。

尽管释智圆是一位佛教徒,但他对儒学颇有兴趣,喜欢写诗作文。在唐中叶至宋初的时代潮流中,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而释智圆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

释智圆的诗文作品以儒释相融为特点,既有佛教的禅意和悟道思想,又融入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除了诗文创作,释智圆还致力于佛教教育和传播。他在西湖孤山建立了一座寺庙,担任主持,传授佛法。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强调修行者应该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释智圆的生平事迹虽然不多,但他的诗文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誉为儒释合一的典范。他的教诲也为后来的佛教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成为了佛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释智圆是一位重要的宋代诗文僧,他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作品融合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

宋代 释智圆

性静百虑忘,轩闲万象归。
空江答夜钟,高峤留残晖。
幽砌绝尘踪,孤云自依依。

拟洛下分题 递诗筒

宋代 释智圆

元白旧裁制,规模传至今。
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
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
雅言如见托,终为报知音。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

宋代 释智圆

江色杳无极,渺渺接遥天。
归帆带夕阳,去鸟沈寒烟。
幽景不同观,遐想成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