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道士》原文赏析

  • dào
    shì
  • [
    sòng
    dài
    ]
    shì
    zhì
    yuán
  • cháng
    wén
    chǎng
    chéng
    shì
    wǎng
    lái
    pín
  • dào
    rén
    nán
    guāng
    qīn
  • táng
    xián
    qiū
    yào
    tán
    lěng
    cháo
    zhēn
  • péng
    dǐng
    pán
    táo
    làn
    màn
    chūn

原文: 长闻披鹤氅,城市往来频。
得道人难测,和光迹易亲。
堂闲秋擣药,坛冷夜朝真。
几忆蓬壶顶,蟠桃烂漫春。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直到去世。因此,后人称他为“孤山法师”。

尽管释智圆是一位佛教徒,但他对儒学颇有兴趣,喜欢写诗作文。在唐中叶至宋初的时代潮流中,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而释智圆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

释智圆的诗文作品以儒释相融为特点,既有佛教的禅意和悟道思想,又融入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除了诗文创作,释智圆还致力于佛教教育和传播。他在西湖孤山建立了一座寺庙,担任主持,传授佛法。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强调修行者应该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释智圆的生平事迹虽然不多,但他的诗文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誉为儒释合一的典范。他的教诲也为后来的佛教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成为了佛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释智圆是一位重要的宋代诗文僧,他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作品融合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

宋代 释智圆

冷淡杳难群,幽趣唯吾识。
高情薄云汉。清谈润金石。
不学浮世人,奔名竞雕节。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

宋代 释智圆

群峰耸危碧,倒影沈空江。
清景生晚晴,冷色涵虚窗。
消摇纵吟赏,能使吾心降。

贫居

宋代 释智圆

山厨灶上苔痕碧,齐盂生尘无粒食。
可怜雀鼠未知贫,穿屋穿墉不暂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