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白莲社主圆净大师》原文赏析

  • zèng
    bái
    lián
    shè
    zhǔ
    yuán
    jìng
    shī
  • [
    sòng
    dài
    ]
    shì
    zhì
    yuán
  • shè
    jìn
    qīng
    xiāng
    cǎo
    táng
    yún
    shù
    jiān
  • jǐng
    fēn
    yuè
    xiù
    rén
    leì
    yuǎn
    gōng
    xián
  • dìng
    kaī
    míng
    yuè
    qiū
    yín
    duì
    shān
  • weí
    yìng
    xiè
    kāng
    shí
    kòu
    sōng
    guān

原文: 社客尽卿相,草堂云树间。
景分庐岳秀,人类远公闲。
夜定开明月,秋吟对暮山。
唯应谢康乐,时得扣松关。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直到去世。因此,后人称他为“孤山法师”。

尽管释智圆是一位佛教徒,但他对儒学颇有兴趣,喜欢写诗作文。在唐中叶至宋初的时代潮流中,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而释智圆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

释智圆的诗文作品以儒释相融为特点,既有佛教的禅意和悟道思想,又融入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除了诗文创作,释智圆还致力于佛教教育和传播。他在西湖孤山建立了一座寺庙,担任主持,传授佛法。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强调修行者应该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释智圆的生平事迹虽然不多,但他的诗文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誉为儒释合一的典范。他的教诲也为后来的佛教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成为了佛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释智圆是一位重要的宋代诗文僧,他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作品融合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湖西杂感诗 其十二

宋代 释智圆

白犬宵行似有情,为防暴客到天明。
近来守禦无功绩,不吠人形只吠声。

寄瑞应经疏及注阴符经与体元上

宋代 释智圆

瑞应阴符尽索看,封题欲寄意盘桓。
自惭才识非通敏,不得同归得异端。

苔钱三首 其三

宋代 释智圆

炉冶只应凭陋巷,富饶应不是豪家。
晚来雨歇茆堂外,散在闲庭买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