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叶初秋已超装,玺书屡下驻归艎。
少留北阙三年最,多借西州半岁强。
身外宠荣元自薄,眼前凋瘵故难忘。
书囊如有朝天草,不是中和乐职章。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他出生于婺州(今浙江金华),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是吕夷简的六世孙、吕大器的儿子。吕祖谦深受家族的影响,被称为“小东莱先生”。
吕祖谦在淳熙八年(1181年)去世,享年四十五岁。宋宁宗追谥他为“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为“忠亮”。他的学术思想主张明理躬行,强调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创了浙东学派的先声。他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
吕祖谦与朱熹、张栻并称为“东南三贤”,他们都是南宋时期的重要理学家。吕祖谦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著作,并与朱熹合著了《近思录》。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使他成为南宋时期的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