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稻粱仍欲报,岁月坐空捐。
助岳无纤块,输溟谢末涓。还悟北辕失,方求南涧田。
韦嗣立(654—719)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字延构,出生于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他在武则天时期担任莱芜县令,是韦思谦的儿子,韦承庆的弟弟。年少时他考中进士,后来被任命为双流令,政绩卓著。在武后和中宗时期,他历任凤阁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参知政事等职位,为定策立睿宗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宗景龙时期,他担任兵部尚书。
由于韦嗣立与万年(今西安市旧城一带)人韦后同姓,曾经奉诏附属于韦后的家族。然而,韦后在执政期间政治腐败,最终被唐玄宗所杀。由于与韦后有关联,韦嗣立也受到牵连,被流放到陈州。他在死后被追谥为“孝”。
总结:韦嗣立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他曾担任多个重要职位,并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与韦后有关联,他最终被流放,并在死后被追谥为“孝”。
茂先王佐才,作牧楚江隈。登楼正欲赋,复遇仲宣来。
黄鹄飞将远,雕龙文为开。宁知昔联事,听曲有馀哀。
昔时陪二贤,缨冕会神仙。一去驰江海,相逢共播迁。
无因千里驾,忽睹四愁篇。览讽欢何已,欢终徒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