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湘江东西直浯溪,上有十丈中举碑。
谁鉴丰碑镇山曲,溪边美人美如玉,
想当歌颂大业时,胸蟠星斗光陆离。
蚕须虿尾更清劲,凛凛襟怀冰雪莹。
水部之文鲁公书,两翁寥寥千载馀。
后来更有黄太史,健笔题诗起翁死。
一派溪流彻底清,溪边镜石坚而明。
我思古人不事见,水石犹作琼瑰声。
朅来名山访遗迹,烟雨凄迷山路湿。
野叟蒙头看打碑,君其问诸水边石。
易祓(1156年—1240年,汉语拼音yì fú)字彦章,一作字彦伟,又作彦祥,号山斋,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人。易祓是南宋中后期著名学者,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与同郡汤璹、王容并称“长沙三俊”。他与著名词人姜夔有着密切的交往关系。
易祓的主要著作包括《周易总义》二十卷和《周官总义》三十卷等。《周易总义》是对《周易》的全面解释和总结,对于易经的研究和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周官总义》则是对周朝官制的详细阐述和解读,对于研究古代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易祓的出生和死亡时间,他出生于1156年,逝世于1240年。易祓在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巷市村出生并成长,后来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学者和政治家。他在南宋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发展和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易祓的学术成就和政治才能使他成为南宋时期的知名人物,被尊称为“山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