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地是兰湖,城当穗洞,华堂新见翚飞。
羡王家春燕,复返乌衣。
碣石宫边久客,浮丘市上初归。
镇向花林偃卧,长弄瑶簪,长弄珠徽。
锦里先生接近,又青莲白苧,词笔同嬉。
笑桐孙百尺,桂子双围。
蕉老雌雄仙蝠,梅芬大小豪犀。
未化千年霜羽,尚识庐耽,尚识令威。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翠剪亭亭,红悬点点,为谁守着三春。
放纵东风吹过,可惜轻颦。
最是垂芳羞老,倩谁月下沾巾。
剩花残魂渺,露薄香消,又负词人。
苦叠痴堆难了,复连天冷雨,一树凉痕。
那景何堪再理,依旧流云。
不到天涯皋渚,应料到、有梦难温。
莫若拈花一笑,芸卷还分,绿蚁青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