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步出夏门。
东登首阳山。
嗟哉夷叔。
仲尼称贤。
君子退让。
小人争先。
惟斯二子。
于今称传。
林钟受谢。
节改时迁。
日月不居。
谁得久存。
善哉殊复善。
弦歌乐情。
商风夕起。
悲彼秋蝉。
变形易色。
随风东西。
乃眷西顾。
云雾相连。
丹霞蔽日。
彩虹带天。
弱水潺潺。
叶落翩翩。
孤禽失羣。
悲鸣其间。
善哉殊复善。
悲鸣在其间。
朝游清泠。
日暮嗟归。
{?戚}迫日暮。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
卒逢风雨。
树折枝摧。
雄来惊雌。
雌独愁栖。
夜失羣侣。
悲鸣徘徊。
芃芃荆棘。
葛生绵绵。
感彼风人。
惆怅自怜。
月盈则冲。
华不再繁。
古来之说。
嗟哉一言。
曹叡,即魏明帝,是曹魏第二任皇帝,出生于204年,出生地为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他是魏文帝曹丕的长子,母亲是文昭甄皇后。
曹叡不仅在政治上才干出众,还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被誉为魏氏“三祖”之一,与曹操、曹丕并称。曹叡原有的诗文集已经散佚,但后人辑录了他的散文二卷和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在位期间,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治理。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农业改革,提倡节约和勤政,使得国家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他还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儒家思想,重视文学艺术的发展。
然而,曹叡的统治并不长久,他在位期间一直受到宦官集团的干扰和控制。239年1月22日,曹叡突然去世,享年36岁。他的死因至今仍有争议,有人认为是被宦官所害,也有人认为是因为疾病导致的。
曹叡的去世给曹魏带来了一系列的动荡和混乱,也标志着曹魏的衰落。然而,他在位期间的政绩和文化贡献仍然被后人所称道,他被视为曹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