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四纪忠劳著,三朝闻望隆。
享兹难老祉,报在不言功。
富矣勋弥大,居焉貌甚冲。
西都旧士女,白首伫瞻公(清顾炎武《求古录》)。
宋神宗赵顼(公元1048年5月25日―公元1085年4月1日)是北宋第六位皇帝,初名仲针,是宋英宗的长子,生母为高皇后。公元1064年(治平元年),他被封为光国公,后又进封淮阳郡王、颍王。公元1066年(治平三年),他被立为皇太子,次年即帝位,年仅20岁,是为宋神宗。
赵顼即位后,对北宋政治的疲弱深感不满,并且一直欣赏王安石的才干。因此,他立即命令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这一变法被称为“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
公元1085年(元丰八年),赵顼在福宁殿去世,享年38岁,共在位18年。他的庙号是神宗,谥号为英文烈武圣孝皇帝。他被葬于永裕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