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杨德辰清隐堂借至游老人韵》原文赏析

  • yáng
    chén
    qīng
    yǐn
    táng
    jiè
    zhì
    yóu
    lǎo
    rén
    yùn
  • [
    sòng
    dài
    ]
    dǒng
    yǐng
  • yáng
    láng
    qiū
    shàng
    cǎo
    táng
    xiū
    zhú
    lín
  • guō
    shí
    jìn
    ér
    chē
    yīn
  • yuàn
    yìng
    wén
    ōu
    méng
    zhèng
    ěr
    xún
  • jiǔ
    wǎn
    lán
    quán
    sān
    jìng
    péng
    hāo
    shēn
  • chuāng
    jiān
    jiāo
    weǐ
    liáo
    qīng
    fēng
    yín
  • yīng
    yīng
    bái
    yún
    chū
    xiù
    xīn
  • yuān
    míng
    róng
  • kuáng
    shí
    nián
    kuáng
    bìn
    shuāng
    qīn
  • yīn
    jūn
    shēn
    xǐng
    zhàng
    cóng
    jīn
  • ào
    yǒu
    fáng
    chéng
    zān

原文: 杨郎丘壑尚,草堂修竹林。
去郭十里近,而无车马音。
鹤怨不应闻,鸥盟政尔寻。
九畹兰荃富,三径蓬蒿深。
窗间焦尾曲,聊答清风吟。
英英彼白云,出岫得无心。
渊明既容膝,那复历岖嶔。
狂夫十年狂,客鬓吴霜侵。
因君发深省,杖藜合从今。
寄傲有余地,不妨成盍簪。



董颖

董颖(生卒年不祥),字仲达,德兴(今属江西)人。他于宣和六年(1124年)中进士。根据洪迈《夷坚乙志》卷十六的记载,董颖是一位穷愁潦倒的诗人,与韩驹、徐俯、汪藻等人有交往,并有一部名为《霜杰集》的诗集。这部诗集在当时颇为传诵,但后来全部遗失。然而,南宋人陈起所编的《前贤小集拾遗》卷四中保存了其中的一首诗。此外,董颖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也值得注意,因为他留下了十首叙述西施事迹的“道宫薄媚”词,这些词衔接连贯,成为一套,是词正在蜕变为曲的极少数例子之一。关于董颖的具体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尚无确切的资料可供参考。

猜您喜欢

薄媚(第七煞衮)

宋代 董颖

王公子。青春更才美。风流慕连理。耶溪一日,悠悠回首凝思。云鬟烟鬓,玉珮霞裾,依约露妍姿。送目惊喜。俄迂玉趾。
同仙骑。洞府归去,帘栊窈窕戏鱼水。正一点犀通,遽别恨何已。媚魄千载,教人属意。况当时。金殿里。

薄媚(第五衮遍)

宋代 董颖

机有神,征鼙一鼓,万马襟喉地。庭喋血,诛留守,怜屈服,敛兵还,危如此。当除祸本,重结人心,争奈竟荒迷。战骨方埋,灵旗又指。
势连败。柔荑携泣。不忍相抛弃。身在兮,心先死。宵奔兮,兵已前围。谋穷计尽,唳鹤啼猿,闻处分外悲。丹穴纵近,谁容再归。

薄媚(第四催拍)

宋代 董颖

耳盈丝竹,眼摇珠翠。迷乐事。宫闱内。争知。渐国势凌夷。奸臣献佞,转恣奢淫,天谴岁屡饥,从此万姓离心解体。
越遣使。阴窥虚实,蚤夜营边备。兵未动,子胥存,虽堪伐、尚畏忠义。斯人既戮,又且严兵卷土,赴黄池观衅,种蠡方云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