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所学真非百里长,上窥屈宋下欧王。
命遭磨蝎才空老,诗若箫韶政岂凉。
披发吴侬徒祭鬼,失心县子欲焚尪。
眼前一味蚕花粥,会比当年肉食强。
范当世(1854~1905)是清末文学家、诗文名家、桐城派后期作家,也是南通市近代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字无错,号肯堂,因排行居一,号伯子。原名铸,字铜士,江苏通州(今南通市)人。
范当世光绪时期曾入李鸿章幕府,与李鸿章常相与谈论政事。他自负甚高,但一生坎坷。他的诗作多以沉郁苍凉为主题,著有《范伯子诗文集》。
为了纪念范当世的文学成就,2008年4月16日,“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正式开馆。这个陈列馆展示了范当世的诗文作品和相关文物,向公众展示了他的艺术成就和对南通市教育事业的贡献。
关于范当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文中没有提及。
去年五六月,张生来上都。
盛言粤南帅,谋国方忧虞。
借我二三子,难可稽须臾。
吾父念儿子,云此不足图。
万里耗大官,宁归饭尔粗。
尔时客江浦,径反南山隅。
久之张公子,再书抵隐居。
虽云蹇脩意,缓亟固已殊。
皇帝策北方,有德无征诛。
戍兵已归食,焉用资吾徒。
平时贵与贱,此分难可踰。
家食亦无肉,客食亦无鱼。
而况骨肉美,离散诚何辜。
彼俗虽不聋,我乃吹齐竽。
堂堂顾君业,贡之宜天衢。
入山岂不邃,一檄乃可呼。
顾君发清兴,谓我聊嬉娱。
嬉娱固当尔,使我生悲吁。
文章代所重,天下倾三吴。
乡邦一千载,卓学承苏湖。
与子十年力,众芳差不芜。
巾车岁来往,数见犹为疏。
诚恐数君子,自此分襟裾。
岂曰不能待,学亦犹蒲卢。
移此问当路,乃觉非所须。
城西旧馆舍,草木华村墟。
昔弃今颇念,有志为腐儒。
万钱鬻句读,何必非壮夫。
告君别后意,口渴心肠枯。
前后七百言,送君无所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