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日本感赋(二首选一)》原文赏析

  • běn
    gǎn
    èr
    shǒu
    xuǎn
  • [
    qīng
    dài
    ]
    zhū
    zhī
  • hàn
    西
    kàn
    bái
    hūn
    shāng
    xīn
    zhōng
    yuán
  • guàn
    shuí
    yǒu
    xiān
    cháo
    zhì
    dōng
    hǎi
    fān
    rán
    rèn
    yuán

原文: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谁有先朝制?东海翻然认故园。



清代诗人朱之瑜的照片
朱之瑜

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是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他出生于浙江余姚,是汉族。明末时,他成为贡生,但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两次奉诏特征,未就,因此被人称为征君。

清兵入关后,朱之瑜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的活动。南明亡后,他东渡日本,在长崎和江户(今东京)定居,并开始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他在日本受到朝野人士的推重,对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朱之瑜的学术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他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实践,圣贤之学都需要践行。他的思想在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朱之瑜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与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誉为明末清初的五大学者。此外,他还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一起被称为余姚四先贤。

猜您喜欢

绝贼臣胡谦光

清代 阎尔梅

贼臣不自量,称予是故人。
敢以书招予,冀予与同尘。
一笑置弗答,萧然湖水滨。
湖水经霜碧,树光翠初匀。
妻子甘作苦,昏晓役舂薪。
国家有废兴,吾道有诎申。
委蛇听大命,柔气转时新。
生死非我虞,但虞辱此身。

采桑曲

清代 阎尔梅

种桑人家十之九,连绿不断阴千亩。
年年相戒桑熟时,畏人盗桑晨暮守。
前年灾水去年旱,私债官租如火锻。
今春差觉风雨好,可惜桑田种又少。
采桑女子智于男,晓雾浸鞋携笋篮。
幼年父母责女红,蚕事绩事兼其中。
桑有稚壮与瘦肥,亦有蚕饱与蚕饥。
忌讳时时外意生,心血耗尽茧初成。
织不及匹机上卖,急偿官租与私债。
促织在室丝已竭,机抒西邻响不绝。
残岁无米货入苦,妄意明年新丝补。

沧州道中

清代 阎尔梅

潞河数百里,家家悬柳枝。
言自春至夏,雨泽全未施。
燥土既伤禾,短苗不掩陂。
辘轳干以破,井涸园菜萎。
旧米日增价,卖者尚犹夷。
贫者止垄头,怅望安所之。
还视釜无烟,束腰相对饥。
欲贷东西邻,邻家先我悲。
且勿计终年,胡以延此时?
树未尽蒙灾,争走餐其皮。
门外兼催租,官府严呼追。
大哭无可卖,指此抱中儿。
儿女况无多,卖尽将何为?
下民抑何辜,天怒乃相罹,
下民即有辜,天恕何至斯!
视天非梦梦,召之者为谁?
呜乎!雨乎!
安得及今一滂沱,救此未死之遗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