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夕次泰州郭,朝行上乐里。
密雨洒蒹葭,秋风落菰米。
颇闻承平际,鱼盐贱如水。
箫鼓乐丛祠,讴歌动成市。
中原正格斗,击柝闻四鄙。
官道日榛芜,生人等蝼蚁。
依依烟际舟,两两舟中子。
来往卖鱼虾,出入官军里。
生长离乱间,不识纨与绮。
失喜见王师,被服多华靡。
买物不论钱,仆仆更拜起。
何当罢战伐,万国收戎垒。
山河归带砺,车书复大轨。
有地尽蚕桑,无人不冠履。
腐儒亦何需,归山守松梓。
击壤尽馀年,此乐无穷已。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他是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陈基在元末大乱时期,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听闻他的名声,召他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与军事事务。张士诚自称王后,任命陈基为内史,并后来迁为学士院学士。陈基在军旅生涯中,频繁地撰写飞书走檄。朱元璋平定吴地后,对陈基的才华十分欣赏,召他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该书完成后,朱元璋赐予陈基金钱并让他返回常熟河阳里的住所。陈基最终在那里去世。陈基擅长文学和书法,他的诗作中也有不少反映了张士诚起义军生活的内容。《明史》中有关于他的传记。他著有《夷白斋稿》35卷,其中包括1卷诗作和24卷文集,此外还有另外1卷的诗集和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