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问说高堂已白头,书来苦劝早归休。
匆匆春梦收残局,落落晨星感昔游。
廿载名场同得失,两家诗派异源流。
男儿不副旂常志,尚有名山一席留。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他是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俞樾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同时也是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等人的师承者。
俞樾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来,他受到咸丰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河南学政。然而,他因为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最终被罢官。之后,俞樾选择移居苏州,并专心致志于学术研究长达40余年。
俞樾的治学范围主要涵盖经学,同时也涉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甚至包括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多个领域。他的学识渊博,造诣深厚,被海内外以及日本、朝鲜等国的学者尊称为朴学大师。
最终,俞樾于1907年去世,享年86岁。他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在当时和后世都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赏。
断肠花种瑶阶畔,嫣然玉人红泪。
几日酸风,连宵嫩雨,化作阑干铅水。
脂痕尽洗。
但幽质柔情,淡妆新试。
不是青衣,菊花休误唤娇婢。
春宵酣睡未足,记高烧画烛,秾艳无比。
一样佳名,风流自别,非复寻常罗绮。
墙根徒倚。
问好女儿花,可能争媚。
等是秋容,素娥来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