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庙怀古》原文赏析

  • shùn
    miào
    huái
    怀
  • [
    liǎng
    hàn
    ]
    liú
    xióng
  • yóu
    xiāng
    yǒu
    yuàn
    shì
    shèng
    rén
    xīn
  • zhú
    yuán
    gōng
    màn
    cǎo
    shēn
  • fēng
    zhuàn
    jiù
    huāng
    lín
  • xún
    shòu
    fǎn
    yān
    yún
    yuàn
    zhì
    jīn

原文: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
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巡狩去不返,烟云怨至今。


相关标签:怀古

译文及注释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
余怨:留下怨恨。圣人:旧时指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物。
译文:在游湘之后,还有一些怨恨,这怎么能是圣人的心思呢。

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
祠宫:旧时祭祀先祖或先贤的庙堂。这里指舜庙。蔓草:蔓生的杂草。这两句是说,舜庙掩没在竹林杂草丛中。
译文:竹林小路上猿猴古老地啼叫,舜庙被蔓草深深地覆盖。

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
素风:素朴的民风。异迹:不同寻常的痕迹。这里指舜帝流传下来的道德风俗。
译文:素朴的民风传承着古老的习俗,不同寻常的痕迹被封闭在荒凉的林中。

巡狩去不返,烟云怨至今。
巡狩:帝王离开京城巡视各地。这里指舜帝南巡。烟云:雾气。畔:旁边。这两句是说,九疑山地处僻远,云海茫茫。
译文:巡狩南行再也没有回来,烟云的怨恨一直延续至今。 《舜庙怀古》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余怨:指舜帝南巡后留下的怨恨和不满情绪。

圣人:在古代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物。

这两句明写舜帝南巡不会留有怨愤,暗寓作者自己身居偏远地方的不平之情。这里作者通过对舜帝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舜帝的敬佩和对自己处境的不满。

祠宫:古代用来祭祀先祖或先贤的庙堂。这里指舜帝的祠庙。

蔓草:指蔓生的杂草。这两句是说,舜帝的祠庙被竹林和杂草所掩盖。

素风:指朴素的民风。异迹:指不同寻常的痕迹。这里指舜帝流传下来的道德风俗。

巡狩:指帝王离开京城巡视各地。这里指舜帝的南巡。

烟云:指雾气。柳宗元的《首春逢耕者》中有“回首烟云横”的描述。

畔:指旁边。这两句是说,九疑山地处偏远,云雾茫茫。这里通过对九疑山的描写,强调了舜帝南巡的艰辛和辽阔的地域。 《舜庙怀古》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刘熊渠是长沙王的后裔,他在担任舂陵侯期间,游览了九疑山的舜庙,并在此地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前45年,也就是汉元帝初元四年。当时,刘仁率领舂陵刘氏宗族从永州宁远迁徙到了南阳白水乡,现在的湖北枣阳县。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刘熊渠在迁徙途中,经过九疑山舜庙时的所见所感。 《舜庙怀古》创作背景详情»

刘熊渠

刘熊渠,汉朝宗室,是汉景帝长沙定王刘发的孙子。他的父亲是舂陵节侯刘买,继承了舂陵侯的爵位。刘熊渠死后,被追谥为戴,舂陵侯的爵位由他的长子刘仁继承。他还有一个庶子刘利,担任苍梧太守,是更始帝刘玄的祖父。刘熊渠的弟弟刘外担任郁林太守,是汉光武帝刘秀的曾祖父。

猜您喜欢

安庆答宗笃庵

清代 徐珂

风雨昼如晦,江淮春已深。
看花千里约,听雨五湖心。
旧燕营新垒,归鸦失故林。
因君感飘泊,还答《式微》吟。

挽陈宛珍联

近现代 徐珂

天荆地棘,人世将安之,毋宁死;
室异穴同,其愚不可及,真自由。

门联

近现代 徐珂

传舍十数迁,傍谁门户;
眷属二三口,累我饥寒。

刘熊渠 的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