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两年飘泊石城东,垂死怜君病复同。
穷鬼憎人寒不彻,黑貂诲盗数仍空。
家乡路远心逾苦,海角天倾恨未终。
旧社梅花看欲发,一枝惆怅老西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
释函可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僧,以其才华横溢和佛学修行而闻名于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被誉为“诗僧中的诗僧”。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除了诗歌创作,释函可还致力于佛学研究和修行。他深入研究佛教经典,对佛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他的修行态度严谨认真,常常以身体力行地践行佛教教义,被视为佛教界的楷模。
然而,释函可的一生并不平静。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这对于修行者来说是一大考验。他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但他始终坚守信仰,不断修行,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1659年,释函可逝世,享年48岁。他的离世给佛教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许多人为他的离去感到痛惜。然而,他的精神和作品却流传至今,对后世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释函可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僧,以其才华横溢和佛学修行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作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修行态度严谨认真,被视为佛教界的楷模。尽管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但他始终坚守信仰,为人们树立了榜样。1659年,他逝世,给佛教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却流传至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瀛风吹下仙姿,多情一派潇湘水。
瑶妃佩后,灵均纫处,倩魂消矣。
肠断崔徽,银钩自署,风流小字。
问谁修眉谱,谁修兰谱,檀郎鬓、吴霜坠。
多少楚天闲恨,又悠悠、几番秋意。
算同心者,再生缘也,玉池仙史。
供养斋头,温存重见,莲花博士。
敢淖污泥中,香熏墨染,有湘烟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