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满鄣(zhāng)来,黄尘暗天起。
鄣:边地险要处的城堡。
(译文:白云充满了边地险要处的城堡,黄尘遮蔽了天空。)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译文:四面都是高山,与故乡相隔几千里。)
注释:
1. 鄣(zhāng):古代指边地险要处的城堡,用于防御和监视敌情。
2. 关山:指边境的山脉或关隘,常用来形容边境的险要地形。
3. 四面绝:四面都是高山,形容地势险要,难以通行。
4. 故乡:指个人的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地方,常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 几千里:表示距离非常遥远,形容离故乡很远。
《断句》译文及注释详情»
刘昶的这首诗展现了边关之景的壮丽和紧迫感。诗中的前两句“白云来,黄沙起”描绘了边关地区常见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动感。这种动感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表现,更是边关地区特有的风云之气的体现。
诗中的“白云来”和“黄沙起”两句,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边关地区的氛围。白云的到来和黄沙的升起,给人一种边关地区独特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那里的特殊氛围和紧迫压抑的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短短的两句,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边关地区的景象和氛围中。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边关地区的壮丽和紧迫感。
整首诗给人一种激荡的感觉,仿佛能够听到边关地区的风声和沙沙声。诗人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边关地区特有的风云之气和紧迫压抑的情感。这种情感让人不禁想起边关地区的历史背景和那里的艰苦环境。
总的来说,刘昶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成功地描绘了边关地区的壮丽景象和紧迫感。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边关地区的特殊氛围和情感。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描绘边关景象的画卷,更是一种对边关地区特殊气息和历史背景的思考和表达。
《断句》品评详情»
刘昶(436年-497年),字休道,南朝宋宗室,北魏将领,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九子,也是宋孝武帝刘骏和宋明帝刘彧的异母兄弟。他的母亲是谢容华。
尽管刘昶流亡北魏,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故国。在南齐篡立后,他多次引领北魏军队南下,希望借助北魏的力量来恢复祖业,但都未能成功。
刘昶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二岁。他被追赠为太傅、扬州刺史,并被谥号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