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原文赏析

  • duàn
  • [
    nán
    beǐ
    cháo
    ]
    liú
    chǎng
  • bái
    yún
    mǎn
    zhāng
    lái
    huáng
    chén
    àn
    tiān
  • guān
    shān
    miàn
    jué
    xiāng
    qiān

原文: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写景

译文及注释

白云满鄣(zhāng)来,黄尘暗天起。
鄣:边地险要处的城堡。
(译文:白云充满了边地险要处的城堡,黄尘遮蔽了天空。)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译文:四面都是高山,与故乡相隔几千里。)
注释:
1. 鄣(zhāng):古代指边地险要处的城堡,用于防御和监视敌情。
2. 关山:指边境的山脉或关隘,常用来形容边境的险要地形。
3. 四面绝:四面都是高山,形容地势险要,难以通行。
4. 故乡:指个人的出生地或长期居住的地方,常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5. 几千里:表示距离非常遥远,形容离故乡很远。 《断句》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这首诗的题目是《断句》,其中的“断句”与“绝句”意思相同,指的是没有联句的意思。

注释:
- 鄣:指边地险要处的城堡。 《断句》注释详情»

品评

刘昶的这首诗展现了边关之景的壮丽和紧迫感。诗中的前两句“白云来,黄沙起”描绘了边关地区常见的景象,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动感。这种动感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表现,更是边关地区特有的风云之气的体现。

诗中的“白云来”和“黄沙起”两句,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边关地区的氛围。白云的到来和黄沙的升起,给人一种边关地区独特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那里的特殊氛围和紧迫压抑的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短短的两句,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边关地区的景象和氛围中。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边关地区的壮丽和紧迫感。

整首诗给人一种激荡的感觉,仿佛能够听到边关地区的风声和沙沙声。诗人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成功地传达了边关地区特有的风云之气和紧迫压抑的情感。这种情感让人不禁想起边关地区的历史背景和那里的艰苦环境。

总的来说,刘昶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成功地描绘了边关地区的壮丽景象和紧迫感。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边关地区的特殊氛围和情感。这首诗不仅仅是一幅描绘边关景象的画卷,更是一种对边关地区特殊气息和历史背景的思考和表达。 《断句》品评详情»

刘昶

刘昶(436年-497年),字休道,南朝宋宗室,北魏将领,是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九子,也是宋孝武帝刘骏和宋明帝刘彧的异母兄弟。他的母亲是谢容华。

尽管刘昶流亡北魏,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故国。在南齐篡立后,他多次引领北魏军队南下,希望借助北魏的力量来恢复祖业,但都未能成功。

刘昶于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二岁。他被追赠为太傅、扬州刺史,并被谥号为明。

猜您喜欢

从周入齐夜度砥柱

南北朝 颜之推

侠客重艰辛,夜出小平津。
马色迷关吏,鸡鸣起戍人。
露鲜华剑彩,月照宝刀新。
问我将何去,北海就孙宾。

古意·十五好诗书

南北朝 颜之推

十五好诗书,
二十弹冠仕。
楚王赐颜色,
出入章华里。
作赋凌屈原,
读书夸左史。
数从明月宴,
或侍朝云祀。
登山摘紫芝,
泛江采绿芷。
歌舞未终曲,
风尘暗天起。
吴师破九龙,
秦兵割千里。
狐兔穴宗庙,
霜露沾朝市。
璧入邯郸宫,
剑去襄城水。
未获殉陵墓,
独生良足耻。
悯悯思旧都,
恻恻怀君子。
白发窥明镜,
忧伤没余齿。

神仙诗

南北朝 颜之推

红颜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自言晓书剑,不得学神仙。
风云落时后,岁月度人前。
镜中不相识,扪心徒自怜。
愿得金楼要,思逢玉钤篇。
九龙游弱水,八凤出飞烟。
朝游采琼实,夕宴酌膏泉。
峥嵘下无地,列缺上陵天。
举世聊一息,中州安足旋。

刘昶 的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