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三春却是暮秋天,逸少临文写现前。
上巳若还如印板,至今何不永和年?逸少临文总是愁,暮春写得如清秋。
少年太子无伤感,却把奇文一笔勾。
金圣叹,原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出生于1608年4月17日,去世于1661年8月7日。明末诸生出身,金圣叹为人狂傲有奇气。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自称泐庵法师。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他提出了“六才子书”之说,提高了通俗文学的地位,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金圣叹的文学批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圣叹还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了动人的篇章,成为江南士人的佳话。他的故事也成为了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
金圣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他的文学批评思想和对通俗文学的贡献,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