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青磷似雨,白骨连沙,吹魂最苦悲风。
怨杀将军城坚,只要相攻。
分兵乳源无计,令胡笳横截泷东。
抽营遁,委金吾花甲,堆遍芙蓉。
肝脑空膏绿草,恨野田狐兔,曾饫元戎。
几度秋肥,爰爰得脱雕弓。
呜呜向人悲啸,言迷离,谁辨雌雄。
终射汝,及豪豨、持荐鬼雄。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忆得携琴红豆馆⑴,雅音知倩谁传。
南薰解愠乍鸣弦。
会心宁在远,十指写流泉。
未分清扬归绝域,寄情聊托琼笺。
故人天末已飞仙(溥翁下世忽已三年矣。)。
何时重把盏,相望阻风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