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深林艺松柏,不数栎与樗。
坐待十亩阴,等为匠氏储。
宁复知种德,责报不厌徐。
名令后必大,善积庆有馀。
於焉望丰屋,政可增修闾。
王孙世东州,奕奕盈簪裾。
金埒通里巷,珠树连阶除。
贤哉景发甫,爽爽众莫如。
直气薄霄汉,妙语锵琼琚。
定知磊落人,一见怀抱摅。
谓我架华堂,映发先人庐。
揭名取肯构,盖念经营初。
堂前植桃李,堂上罗诗书。
桃李意取适,诗书计非疏。
诸郎自兰玉,舌耕起菑畲。
吾诗以为箴,会见联高车。
沈与求(1086—1137),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他是宋代的一位大臣,政和五年(1115年)中进士。他的官职历经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等。他在政治和行政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沈与求还是一位文学家,他著有《龟溪集》。这部集子收录了他的诗文作品,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思想。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优美。
关于沈与求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绮窗晴雪,看天涯、又漏一丝春。
略有冬心未褪,还借兽炉温。
已是经年离别,倩冰奁、重照旧啼痕。
怅铢衣寒峭,银灯梦浅,无赖是黄昏。
曾记元宵楼阁,采明珠、点染倚栏人。
卷起潇湘帘子,流水认前身。
忽忽芙蓉远道,望烟波、江上总销魂。
想颦妆亸影,携琴写怨,残月下重门。
烟水隔殊乡,又匆匆误了,蹋青时候。
一别几多时,河桥外、官柳青条犹瘦。
君来为问,渡江桃叶曾来否。
生怕木阑双艇子,只道故人依旧。
孤村寒食*寻,料归期渐近,花开休骤。
油壁耐东风,先拌取、同醉乱红千亩。
凭阑望久。
几番魂断烟中岫。
从此相逢休草草,莫对夕阳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