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根据《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记载,他被认为是岭南(一说是鄱阳,一说是剑浦)人。然而从他的诗题中可以看出,他将建水(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的山水称为“家山”,并写有《闽川梦归》等诗,因此更可能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
陈陶早年游学长安,对天文历象有深入研究,尤其擅长诗歌创作。虽然他曾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能中举,于是放纵自己游历名山。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他隐居在洪州西山(今江西新建县西),之后便没有关于他的下落的记载。
陈陶的诗作共有十卷,但已经散佚,后来有人辑录出版了《陈嵩伯诗集》一卷。在他的诗中,表现出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