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吾亦爱吾庐,试听谈向背。
维南汇平湖,浙水实分派。
两峰屹三塔,形势远襟带。
城中那有此,到处怜湫隘。
拿舟信所之,讵复防厉揭。
猿鹿骛幽旷,引遁终远害。
抱垣更通津,渔钓欲寄快。
都缘迹不羁,彻老心自在。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出生于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后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并卜居南湖。他的家世显赫,是宋南渡名将张俊的曾孙,刘光世的外孙。他还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在隆兴二年(1164),张镃担任大理司直一职。淳熙年间,他担任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他成为司农寺主簿,后升任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他参与谋刺韩侂胄,并计划除掉宰相史弥远,但事情败露,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免去职务,被贬为象州编管。据推测,他可能在同年去世。
综上所述,张镃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出生于1153年左右,去世于1221年左右。他的家世背景显赫,曾担任过大理司直、秘阁通判婺州、司农寺主簿等职务。他在文学界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张氏家族转向文阶的重要人物。
游遍江南,算岁岁、飘零为客。
喜今日、故园载酒,好花时节。
十里烟鬟妍入画,一篙春水波翻雪。
忆他乡、无此好江山,楚天阔。
青不断,圆无缺。
闻笑语,开欢靥。
看远峰鸦背,夕阳红抹。
欲向桂堂招隐士,还宜水底掏明月。
待他时、蜡屐更重寻,开阊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