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pì):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
檐(yán):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地方偏僻,人稀少,房屋的檐口还没有燕子飞过。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清愁的诗酒很少,而寒食时节却经常有雨风。
襟(jīn)怀:胸怀;怀抱。
蓑(suō):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
注释:这句话说名字取自农具,而心怀的是钓鱼的蓑衣。
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
注释: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惊慌,要安心看待时节的变换。
《寒食》译文及注释详情»
1. 僻:指偏离中心地区,距离较远的地方。例如:他住在城市的一个僻静的角落。
2. 檐:指房屋屋顶向外延伸的部分,通常用于遮挡阳光或雨水。例如:他坐在屋檐下,避免被雨水淋湿。
3. 清愁:指一种凄凉的、忧郁的情绪。例如:她的歌声中透露出一丝清愁。
4. 襟怀:指胸怀、怀抱。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胸襟宽广,能容纳各种事物。例如:他的襟怀宽广,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
5. 蓑:指一种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防雨器,通常用于农民或渔民在雨天保护身体。例如:他背着蓑,走在雨中。
《寒食》注释详情»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出生于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后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并卜居南湖。他的家世显赫,是宋南渡名将张俊的曾孙,刘光世的外孙。他还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人物。
在隆兴二年(1164),张镃担任大理司直一职。淳熙年间,他担任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他成为司农寺主簿,后升任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他参与谋刺韩侂胄,并计划除掉宰相史弥远,但事情败露,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免去职务,被贬为象州编管。据推测,他可能在同年去世。
综上所述,张镃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出生于1153年左右,去世于1221年左右。他的家世背景显赫,曾担任过大理司直、秘阁通判婺州、司农寺主簿等职务。他在文学界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张氏家族转向文阶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