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五》原文赏析

  • zhù
    jīn
    shí
    shǒu
  • [
    míng
    dài
    ]
    shì
    hán
  • yuè
    yuè
    jiān
    shū
    zhaī
    yǒu
  • kǒu
    yàn
    tān
    xián
  • yán
    cǎi
    àn
    biān
    jūn
    jiān
    cǎi
    shuǐ
    zhōng
  • jūn
    weì
    bié
    gēn
    gēng
    shū
  • lǐng
    nán
    jīn
    zhú
    sǔn
    huǎng
  • shí
    nián
    xiāng
    kǒu
    jué
    xīn
    chóu
    chú

原文: 四月五月间,畦蔬摘有馀。
口腹亦何厌,贪得无贤愚。
言采岸边菌,兼采水中蒲。
菌味既已别,蒲根更复殊。
岭南金竹笋,恍惚可与俱。
十年忆乡土,口嚼心踌躇。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

释函可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僧,以其才华横溢和佛学修行而闻名于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被誉为“诗僧中的诗僧”。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除了诗歌创作,释函可还致力于佛学研究和修行。他深入研究佛教经典,对佛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他的修行态度严谨认真,常常以身体力行地践行佛教教义,被视为佛教界的楷模。

然而,释函可的一生并不平静。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这对于修行者来说是一大考验。他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但他始终坚守信仰,不断修行,为人们树立了榜样。

1659年,释函可逝世,享年48岁。他的离世给佛教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许多人为他的离去感到痛惜。然而,他的精神和作品却流传至今,对后世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释函可是明清之际著名的诗僧,以其才华横溢和佛学修行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作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修行态度严谨认真,被视为佛教界的楷模。尽管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磨难,但他始终坚守信仰,为人们树立了榜样。1659年,他逝世,给佛教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却流传至今,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一

明代 释函可

一僧腰背曲,见予多笑颜。
少小绝世味,中岁历苦艰。
一从戈甲兴,展转岛屿间。
来此十载馀,不复问人寰。
日日荷锄出,日日负薪还。
自言用力惯,一生不敢閒。
令我闻斯言,惕然愧素餐。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

明代 释函可

山下多荒土,开垦已三年。
种麦多不收,种稻乃得全。
种豆复种粟,种麻兼种棉。
以此为生活,终岁钁头边。
耕田博饭食,兹语古所传。

左右司黄郎中以田亩多寡为赋役

元代 叶颙

掌握军民至重权,庙堂隆任岂徒然。
招邀宾客三千辈,管领东南一半天。
威惠足惊吴越地,才能不减汉唐贤。
犹存赋役为民害,刚把无田作有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