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雁门赠陈祺公使君 其一》原文赏析

  • chū
    zhì
    yàn
    mén
    zèng
    chén
    gōng
    shǐ
    使
    jūn
  • [
    qīng
    dài
    ]
    jūn
  • yàn
    mén
    xióng
    jiǔ
    sài
    zhù
    zhuàng
    sān
    yún
  • kaī
    tuò
    líng
    wáng
    chú
    xūn
  • hàn
    bīng
    tiān
    shàng
    shù
    qiāng
    yuè
    zhōng
    wén
  • suǒ
    yào
    jīn
    gōng
    lài
    weī
    míng
    huí
    guàn
    jūn

原文: 雁门雄九塞,句注壮三云。
开拓灵王业,驱除李牧勋。
汉兵天上戍,羌笛月中闻。
锁钥今公赖,威名回冠军。



清代诗人屈大均的照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南窗植竹数百竿后数日蔚然俱青

宋代 周紫芝

平生寡友,形影相吊。
与君结交,相视一笑。
四方万里,动静险夷。
我惟子求,子必我随。
聿来湓江,屋庐既正。
相子攸居,我室乃定。
得子之宫,于窗之南。
风茎雨叶,蔚其鬖鬖。
人言死猫,可引活竹。
猫死地虚,根行竹绿。
又言无法,移必行迷。
仍标其根,以识东西。
区区百设,何乃多事。
事在眉睫,初无妙理。
穴地成坎,碎土加筛。
沃以斗水,和之成泥。
置竹其中,实之以土。
土燥润久,可月不雨。
逮其雨来,竹既已成。
热不受暑,寒不变青。
嗟哉此君,以节自负。
如遇君子,理宜调护。
君欲何法,无法可传。
并以告子,俾知竹贤。

天士斋壁画著色竹数竿因书其侧

明代 纪坤

董生瘦如竹,疏野亦相肖。
壁上翠琅玕,只如自写照。
东坡墨君堂,画意不画貌。
变为著色图,颇亦天机到。
北地此君稀,瞥见忽一笑。
尔我与画三,相对且兀傲。

点绛唇 暮秋晨起书所见

宋代 段克己

爱酒渊明,无钱休对黄花语。
一杯谁举。
寂寞空归去。
屋上青山,山上行云度。
悠然处。
是中真趣。
欲写还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