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武林高峰》原文赏析

  • dēng
    lín
    gāo
    fēng
  • [
    sòng
    dài
    ]
    shì
    zhì
    yuán
  • qiān
    xún
    duī
    lěng
    dǐng
    jué
    chén
    zōng
  • wén
    qīng
    lài
    yún
    kaī
    jiàn
    bié
    fēng
  • luò
    quán
    pēn
    guài
    shí
    jīng
    niǎo
    shēn
    sōng
  • yín
    píng
    lán
    jiǔ
    yáo
    tiān
    zhōng

原文: 千寻堆冷碧,极顶绝尘踪。
雨霁闻清籁,云开见别峰。
落泉喷怪石,惊鸟入深松。
吟罢凭栏久,遥天起暮钟。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直到去世。因此,后人称他为“孤山法师”。

尽管释智圆是一位佛教徒,但他对儒学颇有兴趣,喜欢写诗作文。在唐中叶至宋初的时代潮流中,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而释智圆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

释智圆的诗文作品以儒释相融为特点,既有佛教的禅意和悟道思想,又融入了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除了诗文创作,释智圆还致力于佛教教育和传播。他在西湖孤山建立了一座寺庙,担任主持,传授佛法。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强调修行者应该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释智圆的生平事迹虽然不多,但他的诗文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誉为儒释合一的典范。他的教诲也为后来的佛教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成为了佛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释智圆是一位重要的宋代诗文僧,他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说,作品融合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他的教诲以慈悲为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新栽竹

宋代 释智圆

傍砌疏篁手自栽,数竿苍翠胜花开。
今宵窗下更深睡,应送寒声枕上来。

东园池上书所见五首

宋代 宋庠

堂下溅溅水欲周,水清烟底见游鯈。
主人不是无芳饵,此意从来信直鉤。

河阳秋思六首

宋代 宋庠

出处因年警,多惭与愿违。
於陵终不仕,疏傅几时归。
江柳寒阴瘦,畦菘晚叶肥。
寄声溪上鸟,且莫背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