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弱龄志登涉,壮即远行游。
名山忍偏压,书剑多迟留。
我思在锦水,木落巴山秋。
愿随蛾眉月,影入平羌流。
孤冰何处鹤,清唳寒云愁。
赏心隔欢爱,怅望烟峦稠。
郭贽(935—1010)是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开封襄邑,字仲仪,又称少仪。他在太祖乾德年间考中进士,后来成为太宗的尹京,但因为一些事情被贬到藩邸。在太平兴国初期,他被提升为著作佐郎,并兼任皇子的侍讲。之后,他被调任为中书舍人,并多次参与贡举考试,还领导京朝官差遣院。七年后,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次年,他被责成担任秘书少监和知荆南府的职务,他禁止了淫祀,并命令将祷雨的器具投入江中。后来,他被任命为盐铁使,成功减免了许多积欠的赋税。真宗即位后,他被派往天雄军任职,后来又担任太常寺和吏部流内铨的判官。最终,他升任礼部尚书和翰林侍读学士。他还有一部名为《文懿集》的著作。郭贽于101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