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京国相逢意尽倾,不须池草梦中生。
细将两地行藏事,消尽几番长短更。
篱外黄花香共嗅,案头易传手中评。
惭予才竭难为弟,况复输兄独秀名。
郭贽(935—1010)是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开封襄邑,字仲仪,又称少仪。他在太祖乾德年间考中进士,后来成为太宗的尹京,但因为一些事情被贬到藩邸。在太平兴国初期,他被提升为著作佐郎,并兼任皇子的侍讲。之后,他被调任为中书舍人,并多次参与贡举考试,还领导京朝官差遣院。七年后,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次年,他被责成担任秘书少监和知荆南府的职务,他禁止了淫祀,并命令将祷雨的器具投入江中。后来,他被任命为盐铁使,成功减免了许多积欠的赋税。真宗即位后,他被派往天雄军任职,后来又担任太常寺和吏部流内铨的判官。最终,他升任礼部尚书和翰林侍读学士。他还有一部名为《文懿集》的著作。郭贽于1010年去世。
西崦一株梅,在野何清丽。
遥知不是雪,香散青林际。
肆筵宾沓来,秉炬仆相递。
幸蒙五字诗,妙敌一言蔽。
便恐清夜阑,行酒莫濡滞。
莓苔何必扫,月地作瑶砌。
细蕊护檀心,已带轻酸味。
为语青裙妪,斤斧烦叱卫。
会有移根人,趁得春风至。
颗颗调君羹,年年映尘世。
来游者谁子,此兴恐难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