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黄鹄从东来,饮啄且裴徊。
不知将何意,延颈向我啼。
渺渺行役子,三载客东沂。
将托千仞风,及我万里归。
耸身从之去,扶摇不支持。
一举决云汉,再举历天池。
敛翼下置我,乃在弱水西。
弱水浩茫茫,终古日月迷。
愿迩更成遥,为恩亦何施。
不愿故乡归,不愿黄鹄来。
但愿得美酒,日进百千卮。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后七子”领袖之一。他曾担任官职,先后任刑部主事和刑部尚书,后因疾病辞官回家。他去世时被追赠太子少保的官职。
王世贞擅长写古诗文,他的文学才华在李攀龙主持的文盟中得到了发展。李攀龙去世后,王世贞独自主持文坛二十年之久。他的作品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除了文学创作,王世贞还对历史学有深入研究。他著有《嘉靖以来首辅传》,对明代的政治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此外,他还著有《觚不觚录》,记录了一些历史上的轶事和趣闻。
王世贞的生平事迹中,包含了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526年,逝世于1590年。他在文学和历史学领域的贡献使他成为明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