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四时常有烟棚合,三月犹无菜甲生。
宋绶(991年—1041年1月27日),字公垂,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学者、藏书家。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
宋绶于景德二年(1005年)被召试中书,成为大理评事。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疏陈攻守十策,被召为知枢密院事。九月,拜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他在政务上表现出色,受到朝廷的重用。
然而,宋绶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政务,他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藏书甚丰,手自校理,博通经史百家。他的笔札精妙,倾朝学之,被称为“朝体”。
1041年1月,宋绶去世,享年五十。朝廷追赠他司徒兼侍中,并谥号为“宣献”。后来,他又被加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并追封为燕国公。
宋绶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学者和政治家,他在学术和政务上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去世对当时的学术界和政治界都是一次重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