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鸦鸣东牖曙,草秀南湖春(见《诗式》)。
神迥(566~630)是唐代的一位僧人,出生在陕西临晋,姓田。他聪慧绝伦,对经典知识博通,年轻时就出家修行。他住在京师的大庄严寺,经常在春夏之间云游山林,专心修行,致力于传播大乘教义。他对当时人们过分重视武功而忽视文学研究的现象进行嘲笑,自己则努力研究老庄、诗歌、历史等文学领域。人们都对他敬畏有加,称他为大论主。
在大业十年(614年),神迥进入禅定寺修行。后来,他应诏进入鸿胪寺,教化来自三韩(新罗、高句丽、百济)以及其他地方的留学生和士人。贞观三年(629年),他前往蜀地,从事道教和俗世的宣化工作。贞观四年,他在法聚寺示寂,享年六十五岁。
以上是关于神迥的简要介绍,他是唐代一位著名的僧人,以聪慧和博学闻名,对大乘教义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在文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他的一生充满了修行和教化的事业,为人们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