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庵作板屋诗以落之》原文赏析

  • páo
    ān
    zuò
    bǎn
    shī
    luò
    zhī
  • [
    míng
    dài
    ]
    wáng
    ào
  • zhú
    lóu
    gāo
    hán
    máo
    tíng
    beī
    xià
    beī
    gāo
    liǎng
    shì
    bǎn
    zhě
    zhì
    shì
    láo
    feì
    xǐng
    gōng
    guǎ
    suī
    rán
    zhù
    nǎi
    shī
    piàn
    jiē
    ān
    yǒu
    xiè
    è
    zhě
    fāng
    héng
    èr
    gōng
    xuàn
    shí
    qiǎn
    zuò
    tái
    tuán
    xiǎo
    weí
    zuò
    yǒu
    chē
    xiāng
    yòu
    fàn
    chuán
    shēn
    wēn
    zuì
    dōng
    shuǎng
    kǎi
    réng
    biàn
    便
    xià
    shū
    jiǎn
    biān
    chén
    zhǎn
    shuí
    néng
    shàn
    dān
    qīng
    weí
    beì
    xiě
    xiě
    shì
    hóu
    jiā
    xiāng
    jiào

原文: 竹楼颇高寒,茆亭复卑下。卑高两适宜,无如板屋者。制朴体势牢,费省工力寡。虽然立四柱,乃不施片瓦。无阶安碝磩,有壁谢垩赭。方可横二弓,低莫旋疋马。石几浅作台,蒲团小为坐。有如卧车厢,又似泛船舸。深温最宜冬,爽垲仍便夏。可以舒简编,可以陈盏斝。谁能善丹青,为予备模写。写示五侯家,相校何如也。



明代诗人王鏊的照片
王鏊

王鏊(1450—1524)是明代的名臣和文学家。他的字是济之,号是守溪,晚年又号拙叟,学者们称他为震泽先生。他是汉族,出生在吴县(今江苏苏州)。

王鏊十六岁时就成为国子监的诸生,他的文学才华被广泛传诵。成化十一年,他考取了进士。后来,他被任命为编修,弘治时成为侍讲学士,还担任讲官的职务。之后,他被提升为吏部右侍郎,正德初又晋升为户部尚书和文渊阁大学士。

王鏊不仅博学多才,而且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著有《姑苏志》、《震泽集》和《震泽长语》等著作。这些著作展示了他的学识和见解。王鏊在明代的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

王鏊于1524年去世,享年74岁。他的一生充满了成就和荣誉,被后人称为明代的名臣和文学家。

猜您喜欢

故安定郡太夫人郭氏挽诗二首

宋代 赵鼎臣

象服承恩日,金笺告第初。御前颁诏旨,天上写除书。流水三春逝,黄粱一梦虚。七弦虽自足,亡已复何如。

王友石渭川烟雨图为施克文题

明代 邵宝

此老胸中有渭川,笔端能雨复能烟。休论画法如书法,曾向松庵读史迁。

次韵昌甫论菊之结盘者无真意

宋代 韩淲

秋来何物伴吾真,药菊甘香最可珍。见说缭潭人不老,肯随杂色斗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