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前三日粟园小集分赋得东字》原文赏析

  • qián
    sān
    yuán
    xiǎo
    fēn
    dōng
  • [
    qīng
    dài
    ]
    jūn
  • huáng
    pín
    bái
    shǐ
    sān
    cháo
    lìng
    jié
    kaī
    zhēn
    jiā
    wàng
    dǒu
    sháo
    yíng
    liáng
    fēng
    zhà
    zhì
    sòng
    shǔ
    chū
    xiāo
    yuè
    chū
    lóu
    西
    jiǎo
    cuī
    chuī
    xiāo

原文: 黄姑频七夕,白帝始三朝。令节开针缕,佳期望斗杓。迎凉风乍至,送暑雨初消。月出楼西角,催吹紫玉箫。



清代诗人屈大均的照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得延庚侍御书期余入都作诗谢之

清代 郭麟

金阙觚棱梦已非,不才甘与世相违。上书年少先华发,射虎将军今短衣。永忆江湖堪送老,惊心故旧亦全稀。剧怜青琐登朝籍,肯念沧洲有钓矶。

威仪辞 以上四首见西天目祖山

宋代 原妙

山中卧。月落猿啼过。正堪眠,石室从教破。

次夕刘省斋观察招集澄台叠韵

清代 张湄

霁后华灯较月多,环台澄景象银河。
十千酒美难辞醉,三五宵良肯放过。
海国鱼龙争曝采,春田雨露尽涵波。
藉君阁上青藜燄,来照当筵击节歌(施懿琳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