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诸法本来绝待,触目且拘碍。
只因断臂觅心,便有人求忏罪。
无文印子既成,付法传衣厮赖。
致令卢老黄梅,坠石腰间舂碓。
将谓有法与人,问著却言不会。
引得后代儿孙,尽作韩獹逐块。
虽欲扶竖宗乘,奈何东倒西傫。
子细检点将来,直是令人叵耐。
若也尽令而行,一击须教粉碎。
有时静坐思量,就中也有可爱。
深沙共脩罗结亲,金刚与土地指背。
释宗杲(1089~1163)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是一位临济宗僧人。他被尊称为大慧普觉禅师,法名妙喜。
宗杲生活在北、南宋之际,他在南渡后致力于推动儒佛融合,回应儒家辟佛的观点,因此在禅宗史上被称为“看话禅”派的创始人。他的贡献不仅在于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还在南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宗杲的生平事迹并不是很详细,但他的影响力却是深远的。他在禅宗中提倡“看话禅”,强调通过对话和言语来传授禅宗的教义,这与传统的默观禅有所不同。他的这种方法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宗杲的死亡年份是1163年,但具体的死因和其他细节并不清楚。然而,他的思想和教义在后世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著作《大慧普觉禅师语录》被广泛传播,对后来的禅宗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释宗杲是一位在南宋时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禅宗僧人,他通过推动儒佛融合和提倡“看话禅”等方式,为禅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的生平事迹不太清楚,但他的思想和教义在后世仍然被广泛传承。
凭吊昌华,红荔湾头,蜃阁屹然。念乩仙题馆,云来白鹤,留宾辖井,庭集青鸾。东壁图书,西园杯杓,气象峥嵘势万千。麻姑笑,洗荣华试看,沧海桑田。云烟。蠹简蟫篇。只铁画、银钩三字传。伴仲宣万感,元龙百尺,豪情拔地,健笔撑椽。坐拥书城,门盈驷马,犹傍淮南大小山。藏丹地,祝壑神呵护,毋憾宵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