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东夜雨作 其二》原文赏析

  • shuǐ
    dōng
    zuò
    èr
  • [
    qīng
    dài
    ]
    jūn
  • sān
    nián
    shǐ
    ān
    liǎng
    chūn
    hán
    shì
    tóng
    jīn
    huá
    róng
    jiàn
    feì
    gān
    西
    suí
    tài
    bái
    zhú
    beǐ
    zhì
    gāo
    lán
    míng
    suì
    táo
    huā
    yìng
    cóng
    guó
    kàn

原文: 三年客始安,两度苦春寒。士马同筋力,华戎见肺肝。居西随太白,逐北至皋兰。明岁桃花发,应从故国看。



清代诗人屈大均的照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句 其一

宋代 黄裳

任尔巍峨千万丈,也须还我上头行(芹岭)。

朝元阁

宋代 黄裳

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
朝元阁下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元骆元骧《类编长安志》卷三)。

朱氏天和堂(朱朴隐居华亭,自号天

宋代 黄裳

谷水悠悠水天阔,绿竹漪漪玉龙活。
天和堂在翠微中,堂上谁誇青琐闼。
二俊昔为才所驱,未识危邦何太愚。
轻抱雄文走西洛,漫劳黄耳寻中吴。
岂谓七百有馀载,乃获夫子营我庐。
能向平时脱羁络,为悟浮云此生错。
通道益深醉隐亭,载鹏风厚逍遥阁。
万累纷纷无处寻,须信天和有斯乐。
彼哉二俊胡不归,空叹华亭数声鹤(宋杨潜《绍熙云间志》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