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定山破袖无尺大,东归袖取蓬莱峰。
峰头老秃几千树,槎牙万古撑长空。
箕山老人不晓事,问余欲向青天住。
醉中见许不作难,袖中滚滚倾天地。
老人睹此造化权,返却而走心茫然。
忽然江海一平地,千仞万仞飞苍烟。
锦树苍峰不须买,草阁秋崖明月在。
白头得此当有知,还我东坡袖中海。
庄昶(1437~1499)是明代的一位官员和学者。他的字是孔暘,也有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界称他为定山先生。他是汉族,出生在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当时称江浦孝义)。
庄昶于成化二年(1466年)中进士,后历任翰林检讨。他反对朝庭过度铺张浪费的灯彩焰火,不愿为了太平时期的诗献赋作粉饰,因此与章懋、黄仲昭一起被贬谪,被人称为翰林四谏之一。他被贬到桂阳州担任判官,后来改任南京行人司副。因为忧国忧民,庄昶选择了隐居,定居在定山山脚下,过了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
弘治年间,庄昶被起用为南京吏部郎中。后来他被罢官归隐,直到去世。他被追谥为文节。庄昶的诗歌仿效了击壤集的体裁。他还撰写了《庄定山集》十卷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