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刑部子庸》原文赏析

  • xíng
    yōng
  • [
    míng
    dài
    ]
    zhù
    yǔn
    míng
  • dào
    zhōng
    yōng
    shuí
    yán
    shì
    róng
  • shān
    kaī
    zhèng
    jiāng
    hǎi
    gāo
    zōng
  • zhú
    qiān
    zài
    meí
    huā
    yòu
    dōng
  • yǒng
    huái
    怀
    jīn
    yùn
    jiǔ
    xiāng
    cóng

原文: 夫子道中庸,谁言世不容。
山河开正气,江海辱高踪。
竹素期千载,梅花又一冬。
永怀金玉韵,无计久相从。



明代诗人祝允明的照片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是一位汉族,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他因为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祝允明家庭学术底蕴深厚,擅长诗文和书法,尤其是他的狂草书法备受世人赞誉,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枝山创作了许多传世墨迹的精品,其中包括“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以及“草书诗翰卷”等。他的书法作品独具风格,充满了狂放豪迈的气息。

祝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在明代享有盛誉。他与唐寅有着共同的遭际和情性,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两人的趣事。

除了书法和诗文才华,祝枝山还以其特殊的右手六指而闻名。这一特点使他在书法创作中有着独特的技巧和表现力。祝枝山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魅力使他成为明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猜您喜欢

百字令 江中晚渡乘潮而过(壬午)

明末清初 来集之

飞■轻快,乘晚渡、岂止孤如一叶。
渺渺无垠,樯橹外、瞠目乱山层叠。
风鼓潮先,浪催潮后,潮到真雄捷。
吴儿千个,个个开船延接。
我乃放乎中流,平生仗忠,信临危击楫。
百■千支喜柁夫,信手从容中节。
似没似浮,既颠又定,■侧还安帖。
须臾到岸,回头又觉天阔。

念奴娇 赠孝廉乐顾弟四旬(壬午)

明末清初 来集之

孝廉十载,阁升沉千变,几多陵谷。
滚滚公车皆北向,偏我连年雌伏。
一径三松,一庭五柳,一亩千竿竹。
杖藜随处,看山芒鞋道服。
小楼昨夜西风,园林开遍,丹桂芙蓉菊。
摘得红鲜来水面,堪厌满盘金粟。
举手持螯,开喉对酒,闲唱无腔曲。
遗民传里,高风推九畴五福。

风水僧善用期之不遇

宋代 董嗣杲

用僧期不来,子午针头误。
沉迷负所传,老去眼隔雾。
言甘说中少,见陋遭时恶。
三椽当道架,山色翠回互。
空旷管人守,有欲绝反顾。
岂无世事非,何能日如故。
昨收松下书,欲见展心晤。
遍寻莫知踪,望极柏山路。
马荒人亦倦,酒熟秋垂暮。
浮身真是浮,参取折芦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