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宦迹流年已并除,词肠酒态未全虚。山南东道初辞节,江右中丞再寄书。文锦细盘衔草鹘,紫琼新脍带冠鱼。莫惊廷尉门犹暖,自是交情古不如。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是明代文学家、史学家,也是“后七子”领袖之一。他曾担任官职,先后任刑部主事和刑部尚书,后因疾病辞官回家。他去世时被追赠太子少保的官职。
王世贞擅长写古诗文,他的文学才华在李攀龙主持的文盟中得到了发展。李攀龙去世后,王世贞独自主持文坛二十年之久。他的作品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除了文学创作,王世贞还对历史学有深入研究。他著有《嘉靖以来首辅传》,对明代的政治历史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此外,他还著有《觚不觚录》,记录了一些历史上的轶事和趣闻。
王世贞的生平事迹中,包含了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他出生于1526年,逝世于1590年。他在文学和历史学领域的贡献使他成为明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
山东老人王舜耕,平生与山如有情。左涂右抹何草草,却似真山被山恼。山西太史留侯孙,爱山自谓山可飧。坐中忽有青万矗,终日仰看看不足。我来把玩未始奇,真山假山远莫知。天风惨澹动林壑,浮岚积翠空淋漓。斗壁飞流下深树,暗响潺潺不知处。两厓中断一桥通,谁结茅庐傍山住。老人一去何当还,太史心胸如此山。题诗不尽画中意,梦落齐州苍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