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士》原文赏析

  • zèng
    dào
    shì
  • [
    míng
    dài
    ]
    zhù
    yǔn
    míng
  • lóng
    jiāng
    hǎi
    shàng
    fāng
    huàn
    chú
    yān
    huǒ
    shì
    jiān
    cháng
    <
    b
    r
    >
    sān
    huā
    shù
    dǐng
    qiān
    qiū
    xuě
    bǎo
    gōng
    zhōng
    wàn
    chǔ
    shuāng
    <
    b
    r
    >
    qióng
    guǎn
    绿
    xiāo
    tōng
    kuò
    luò
    wén
    jīn
    jiǎn
    peì
    lín
    láng
    <
    b
    r
    >
    sōng
    mén
    zhòu
    yǎn
    yān
    luó
    zài
    fēng
    tóu
    shì
    yáng

原文: 龙子遗将海上方,换除烟火世间肠。
三花树顶千秋雪,七宝宫中万杵霜。
琼管绿箫通廓落,碧文金检佩琳琅。
松门昼掩烟萝合,独在峰头侍紫阳。



明代诗人祝允明的照片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是一位汉族,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他因为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祝允明家庭学术底蕴深厚,擅长诗文和书法,尤其是他的狂草书法备受世人赞誉,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枝山创作了许多传世墨迹的精品,其中包括“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以及“草书诗翰卷”等。他的书法作品独具风格,充满了狂放豪迈的气息。

祝枝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在明代享有盛誉。他与唐寅有着共同的遭际和情性,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两人的趣事。

除了书法和诗文才华,祝枝山还以其特殊的右手六指而闻名。这一特点使他在书法创作中有着独特的技巧和表现力。祝枝山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魅力使他成为明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猜您喜欢

灵岩山逢大虚僧

明代 庄昶

云水秋江与别踪,三年不见意何穷。谁知小榻青灯里,又是寒岩白发中。坐久可忘今夜月,梦回谁唤此堂钟。相逢更有梅花约,留取他年一笑同。

坐进庵戏作 其二

宋代 刘跂

结以不根茅,阖之无钥锁。坚密乌有身,非坐常宴坐。

震灵方丈赠玉虚宗师

元代 吴全节

晓起南窗看白云,道心如水鬓丝银。当时宣室前釐席,此日仙坛得主人。方外烟霞知有喜,掌中雷雨信如神。夜来亲见茅君说,五百年间再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