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顷刻恨重重,闷倚东风。伤春天气酒初中。燕子不如人意懒,一半惺忪。飞絮太匆匆,做尽迷濛。天涯极目画楼东。芳讯乍传人已醉,何况相逢。
李慈铭(1830~1894)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著名文史学家。他的初名是模,字式侯,后来改名为慈铭,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他出生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李慈铭于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后来担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的官职。他多次上书封事,不畏权贵。他的日记连续记录了三十多年,其中包括了他的读书心得。他的学识渊博,继承了乾嘉汉学的传统,尤其在治经学和史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因此被誉为“旧文学的殿军”。李慈铭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都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硖山一关无锁钥,从门入者踏不著。若是行家上上流,肯向那边轻著脚。泽禅已是失照顾,不觉全身在里许。莫嫌里许寂寥生,记取硖山最初句。
炷艾剧炎火,端躬如泰山。医师工指授,竖子觉毛寒。铁脊梁须壮,银河水不乾。明知宁忍痛,绝欲信为难。
忽因长白赋,生得入榆关。都尉频挥涕,丁零亦惨颜。未曾埋雪窖,不必示刀环。三百胡笳弄,都归怨曲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