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yán)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chāi)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翠柏红梅:绿色的柏树和红色的梅花;岁筵:年节的宴席;蜡鹅花:用蜡制成的鹅和花的装饰品;钗符金胜:女子的发饰,菱形的称为方胜,圆环的称为圆胜。)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tú)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自写好宜:自己写下吉利的话语以祈福;屠苏:除夕家庭饮用的屠苏酒,以避免疫病;屠苏为茅庵:传说中屠苏酒中有一位仙人所酿,因此得名。)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译文及注释详情»
蜡鹅花:古代年节以蜡捏成、或以蜡涂纸剪成凤凰为饰物,蜡鹅花当即此类。【蜡鹅花是一种古代年节的装饰品,通常是用蜡捏成或者用蜡涂在纸上剪成凤凰的形状。】
钗符金胜:均为女子发饰,菱形者称方胜,圆环者称圆胜。【钗符金胜是女子的发饰,菱形的称为方胜,圆环的称为圆胜。】
好宜:旧俗除夕写“宜春帖”或吉利语以祈福。【旧时的习俗是在除夕写“宜春帖”或者写吉利的话语来祈福。】
“非官”句:李慈铭于清光绪间在京任闲职,不掌政务,读书著作遣日。【“非官”句是指李慈铭在清朝光绪年间在京城担任闲职,不参与政务,专心读书写作。】
屠苏:古俗,除夕合家饮屠苏酒以避疫,屠苏为茅庵,相传屠苏中一仙人所酿,故名。【屠苏是古代的一种习俗,除夕时全家人饮用屠苏酒以避免疫病,屠苏是一种茅庵,传说中是由一位仙人酿制而成,因此得名。】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注释详情»
这篇词以除夕夜合家团聚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喜庆的氛围。词中的“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巧妙地将鸡鸣与新年的到来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词的写作风格质朴而真挚,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却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浓厚的情感。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将除夕夜的喜庆气氛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词中的“岁筵”一词,形象地描述了家人团聚的盛宴,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这个词的运用,使整篇词更加生动有趣,增添了一丝喜庆的气息。
总的来说,这篇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除夕夜的喜庆氛围。作者通过巧妙的运用词语,将鸡鸣与新年的到来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祝福。整篇词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了浓厚的情感。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评解详情»
李慈铭(1830~1894)是晚清时期的一位官员和著名文史学家。他的初名是模,字式侯,后来改名为慈铭,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他出生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
李慈铭于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后来担任山西道监察御史的官职。他多次上书封事,不畏权贵。他的日记连续记录了三十多年,其中包括了他的读书心得。他的学识渊博,继承了乾嘉汉学的传统,尤其在治经学和史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因此被誉为“旧文学的殿军”。
李慈铭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都值得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