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咏牛女 其三》原文赏析

  • yǒng
    niú
    sān
  • [
    qīng
    dài
    ]
    jūn
  • yáo
    xiāng
    xiàng
    huān
    yìng
    jiǎn
    rén
    jiān
    shēng
    dàn
    níng
    zuò
    huán
    bǎi
    xiāng
    xūn
    jīng
    suì
    mèng
    jiǔ
    guāng
    dēng
    zhào
    qiū
    yán
    xīn
    beī
    lán
    nán
    weí
    yǒng
    weì
    shǔ
    pān

原文: 服罢瑶箱向夕閒,合欢应不减人间。生离但得如河鼓,死育宁辞作破环。百合香薰经岁梦,九光灯照隔秋颜。心悲兰夜难为永,未曙扶曦已可攀。



清代诗人屈大均的照片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他被称为“广东徐霞客”,是因为他像徐霞客一样游历广东各地,探索山水之美。

屈大均的字是翁山,号是莱圃。他是汉族,出生在广东番禺。屈大均曾参与与魏耕等人一起进行反清活动,但后来他放弃了这种行动,成为一名僧人。然而,中年时他又改回儒服,继续从事学术研究。

屈大均的诗歌风格受到李白和屈原的影响,具有他们的遗风。然而,他的许多著作在雍正和乾隆两朝期间被毁。后来的人们编辑了他的一些作品,包括《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些著作合称为“屈沱五书”。

除了诗歌和著作,屈大均还在学术领域有所贡献。他对易经的研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当时广东地区的学术权威之一。

屈大均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才华使他成为明末清初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您喜欢

为张壶洲赋壶洲

元代 陈旅

握日台高雨气收,扶桑凉影动瀛洲。珠林错落三华露,宝稼离罗五色秋。邻曲夜机鲛有室,空中烟市蜃为楼。颇闻云锦张高士,曾与壶公汗漫游。

句 其三

宋代 周紫芝

秋声归草木,寒色到衣裘⑴。

句 其二

宋代 周紫芝

浪花丛里看蟂矶(芜湖县)。